人民生活指标
时间: 2013-07-29 浏览次数:?
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概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家庭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经营性支出、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计算方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经营性支出-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
作用和用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反映城镇居民实际可用于最终消费的收入水平,是城镇居民购买力的主要体现。居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通常可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历史比较、地区比较,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富裕程度。
统计频率:季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
2.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
概念: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指调查户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八大类。消费支出构成是按照商品或服务的用途进行分类,如果消费支出的目的与用途不一致时,必须按照用途归入相应类内。
计算方法: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
作用和用途: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是反映城镇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分析研究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生活质量,制定有关的消费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频率:季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
3.农民纯收入
概念:农民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是反映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计算方法:农民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
作用和用途:农民收入的变化是整个农业、农村发展和变革的集中体现。搞好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为全面了解农村居民生产、收入、消费、积累和社会活动情况,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监测农村摆脱贫困和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满足各级政府和宏观决策部门研究制定农村经济政策的需要,以及社会各界的信息需求,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频率:年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
4.农民生活消费支出
概念:农民生活消费支出指农村住户用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消费支出。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分为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
计算方法:农民生活消费支出=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
作用和用途:农民生活消费支出是反映农民实际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更新生活观念、提高生活质量、拓展和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统计频率:年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队
5.职工平均工资
概念:职工平均工资指城镇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
计算方法:
作用和用途:职工平均工资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表明一定时期内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对研究工资分配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保费用征收和退休金标准的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贫困救济标准、赔偿费用的计算等有直接关系,是党和政府制定有关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统计频率:年度
发布时间:年后4月10日前
数据来源:统计局
6.居民消费水平
概念:居民消费水平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是指常住居民为了直接满足生活需要在国内外市场上购买和使用货物及服务的人均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包括常住住户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以实物报酬和实物转移形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自产自用的货物,以及虚拟计算的自有住房服务、金融中介服务和保险服务。
计算方法:居民消费水平由居民消费支出与常住居民平均人口相比而得。计算公式为:
作用和用途:居民消费是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常住居民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进行消费所达到的程度。居民消费水平在需求分析及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消费水平对比中起重要作用。
统计频率:年度
数据来源: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