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环境,厉行法治 为统计数据真实可信护航
张家口市宣化区统计局局长 杨绪明
8月31日至9月2日,我荣幸参加了全省统计系统县(市区)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班学习,聆听了杨景祥局长及各位处长、教授的授课,深受触动。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时代条件、社会环境和形势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统计体制”,并将之置于“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之中,这就要求统计系统要抓紧完善统计体制,特别是统计法治体制,全面推进依法统计依法治统,不断提高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统计数据真实可信。结合我区实际,就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净化统计工作环境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优化统计环境,强化统计执法势在必行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面对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央、省、市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从法律层面上更加严格规范了统计管理工作机制,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尽管统计工作环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在我们统计执法过程中依然发现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统计工作的发展,为了使统计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数据真实可信,强化统计执法势在必行。
1.统计法律意识淡薄。一是被调查单位相关人员的统计法律意识淡薄,对统计执法检查重视程度不够。二是企业出于自身商业秘密和个体隐私的保护,对统计调查的配合程度较低。例如,今年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发现一些基层统计单位提供不真实统计数据,无统计原始资料和统计台账等违法行为普遍存在。截止到12月15日,我们随机抽查了29家企业、3个乡镇,其中,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违法单位共18家,占比56%;无统计台账17家,占比53%。
2.基层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检查中发现有些问题不是主观故意为之,而是在指标理解上出现偏差。主要原因:一是个别统计站人员更换频繁、不经过统计局同意,导致统计工作交接出现漏洞,最基础的资料大量缺失。二是对统计年报会不重视,培训时做样子,没能真正理解指标口径变化和解释,填报统计报表时凭个人理解,遇到问题也不咨询。
3.统计执法取证难。个别指标设置解释不够详细具体,仅限字面解释,有些指标解释相对抽象、笼统,另外由于企业在记账时都是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特别是一些刚进“规模”的中小型企业,记账方法混杂不一,造成上报数据和会计账不一致。例如,检查18家违法企业中,差错率达到30%以下的9家,占比50%;差错率30%--60%的3家,占比16%;差错率60%以上的6家,占比34%。
二、提高数据质量,统计执法“严”字当头
为强化基础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准确反映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必须下大功夫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1.执法过程要“严”落实。执法人员要在统计执法检查中敢于叫硬、敢于碰硬,敢于揭露问题不遮不掩,扩大统计执法的社会影响力。整改措施要有的放矢,要通过统计执法监督检查活动,进一步加强统计规范化建设。
2.数据监控要“严”把关。严把源头数据质量关,进一步完善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建立健全统计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基层统计报表的数据采集、审批报送等工作,重点突出数据审核的方法和要点。
3.检查流程要“严”遵循。一是下达执法检查通知书,提醒企业对检查工作的高度重视,提前了解检查内容,准备检查材料。二是做好执法检查的取证工作。在询问和查阅资料过程中,一并把报表、台账、原始凭证等收集齐全,留存是否弄虚作假行为的直接证据。三是做好检查结束后的相应工作。就检查情况向当事人沟通,对检查情况予以告知;对存在问题予以指正,要求采取措施,限期予以改正。在今年执法检中,我们对22家违法企业进行了通报,并在宣化区人民政府网站上公示,责令整改。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召集全行业相关企业统一解决,真正做到了由点及面,举一反三。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统计执法水平
全面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忠诚干净的统计执法队伍,不断提升新时期统计执法水平。一是重培养。我们非常注重干部队伍建设,从源头上严格把关,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制定针对性培养计划,目前我局执法人员达到31人,4人取得国家级执法资格证。二是强练兵。近年来,我们多次参加了省、市统计执法检查,同时,定期在全区范围内进行统计执法交叉大检查,从而打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统计执法队伍。三是勤学习。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深入持久地开展统计法制教育和学法、普法活动,实实在在地进行统计法规再学习,强化全体统计人员的法律观念,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2019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