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杨景祥副局长、苏蕴山总规划师在2007年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统计监测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时间: 2008-08-21 浏览次数:?

8月20日下午3:00,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河北省统计局与河北省建设厅联合召开了2007年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统计监测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杨景祥发布了2007年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统计监测结果,并与省建设厅苏蕴山总规划师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你好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请杨景祥副局长简要介绍一下全省城镇化发展统计监测方法和指标体系。谢谢。
    杨景祥: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从2003年起,省统计局、省建设厅联合开展城镇化发展统计监测工作。我们一起经过认真的研究,广泛地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研究建立了“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运用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方法,分别对全省、设区市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进行分级监测,并且每年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监测评价结果。监测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重反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体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城镇聚集、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6项一级指标,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开放程度、社会稳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居住质量、人口聚集、产业聚集、协调程度、基础设施、技术设施、环境质量、环境治理等16项二级指标及40项三级指标。2003年开始,运用这套体系,连续监测了5年,见证了本世纪初开始以来城镇化的进程。我省城镇化进程较快,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当年的城镇化率达为26.08%,2007年就达到了40.25%。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这个体系,使城镇化发展监测工作在加快全省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谢谢。
    记者提问:我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请问杨局长,全省各地城镇化发展仍不平衡,请问应该怎样评价?
    杨景祥:我刚才在发布当中提到,各地城镇化的发展不平衡,包括设区市、县(市)确实存在不平衡。我省11个市和136个县市的地域非常复杂,情况也不同,应该说河北是一个各种地貌、自然条件最全的省份,县、县级市总个数居全国第二,地理区位环抱北京和天津两个大都市。这些都决定了全省各地发展水平存在一些差异。
    城镇化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较多,影响发展的因素也较多。全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条件、现实基础有较大的差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是正常的,这也是当前我们要采取措施进一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省委、省政府把城镇化战略作为四大主体战略之一,就是要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来改变河北二元结构突出的矛盾。同时,结合工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采取有效措施,将三年大变样作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全省城镇化进程,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各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将会得到缓解。
    记者提问:《燕赵都市报》记者。有一点疑惑,就是第七页的经济发展水平前三位为唐山、秦皇岛和石家庄。那么在我们的印象里面,石家庄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是比秦皇岛要强一点,为什么秦皇岛的排位会在石家庄的前面?另外一个名词解释不是太明白:设区市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有什么区别?
    杨景祥:谢谢《燕赵都市报》的记者。我们不能用一个城镇化率来代表整体的城镇化水平,所以要用一个体系,并对六大要素综合打分来反映城镇化发展水平。刚才我讲到六大要素包括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城镇聚集、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这六个方面,综合打分以后得到刚才我发布的108这个综合指数。11个设区市都对应了一个指数,反映的是一个区域综合的发展情况。这就是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城镇化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反映了人的聚集程度,是整个体系中最核心的指标。人口聚集带动产业聚集,产业聚集说明城镇化的水平。这是两者的区别。
    第二个问题,经济发展水平的顺序为什么是唐山、秦皇岛和石家庄。因为这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当中又分几个二级指标,其中包括了总量、结构、人均水平等方面的指标。秦皇岛经济发展总体规模没有石家庄大,但一些人均指标排在前面。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不是只比规模,是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价。谢谢。
    记者提问:我是《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我有个问题想请问苏总,我省大力开展“三年大变样”的工作对提高城市化水平有什么意义?
    苏蕴山:刚才杨局长也谈到了,我省监测制度不仅是统计一个城镇化率,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居民生活、城市建设、产业集聚、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应该说,我们建立的这个监测体系是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丰富内涵。
    同样,我们省目前开展的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也不仅仅是“面貌”两个字,也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省委、省政府把它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目的在于通过“三年大变样”,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集聚产业、集聚要素、集聚财富,包括集聚人气,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们最近颁发了一个文件,明确提出了“三年大变样”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包括城市环境质量、承载能力、居住条件、城市的现代魅力、城市管理等五个方面。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内容和要求,与城镇化的内涵应该说是一致的。可以这么说,通过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全面实现这五大目标,可以有效提升我们全省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这是毫无疑问的。
    记者提问:你好,我是《香港大公报》的记者,我想请问苏总规划师,我们河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对河北的城镇规划有什么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河北的城镇化怎样扬长避短?既融入全局又体现自己的个性。
    苏蕴山:我们一直都在讲,河北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当然,这种地理位置,在过去对我们的发展有过不利的影响,但现在则完全是一种优势。如何认识这个区位优势,如何将这个区位优势转变为现实的发展成果,取决于我们的认识水平和发展理念。
    城镇化的规律是,首先是城市这样一个点的高度集聚和发展,然后再带动整个城市区域乃至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事实上,既便是在城市集聚的阶段,其集聚和辐射的效应也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是以哪个为主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从目前看,北京的发展已经步入一种“结构性”的集聚和扩散并举的阶段。从首钢搬迁到曹妃甸这个例子,从北京城市性质和职能的调整,可以有力地证明首都的功能扩散,也表明开展大规模区域合作的时机已经显现,机会已经来到。
    当然,北京、天津两大城市的集聚能力很强,特别是对高端资源和要素的集聚,但这种集聚并不专门针对河北,而是全国范围内的集聚。从另一个方面看,这种集聚也可能成为河北的另一个优势。
    任何事物都具备两面性。在这个区域中,我们的势弱也十分明显,最突出的就是,我们在产业结构上偏重,与京津合作的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在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上,我们还缺少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特别是还缺少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中心城市,城镇化水平低仍然是制约和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如何扬长避短,既融入区域发展又体现个性,我看就要从这个基本的形势判断上来寻求突破。融入全局求发展,就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找准定位,不遗余力地发展壮大我们的中心城市,实现我省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进区域的协调发展。这方面,已经形成共识,国家也高度重视,京津冀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也已经编制完成,明确提出在京津冀区域协作的同时,着力实现“河北提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城镇群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应该讲,这方面我们近几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并正在不断地在扩大这些成果。体现个性,可能是所有城市和地区发展追求的永恒主题。就城市发展而言,我们的个性追求在于环境的竞争力、城市的宜居性和城市的魅力等,这也是我们把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作为重要战略举措的初衷之一。
    记者提问:你好,我来自《经济日报》,我想问一下杨局长,在统计上城镇和乡村他们是如何划分的。
    杨景祥: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标准,是农村还是城市,一看户口本就知道。我们搞城镇化监测的这几年有了很大改变。应该说科学制定城乡划分标准是准确评价我国城镇化水平、合理规划城乡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国家制定和修订有关城乡发展法律、规划和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今年7月份,国务院对国家统计局、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的请示作出批复,同意《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这个规定就是目前统计上划分城乡的依据,它以我国的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辖区为划分对象,以实际建设为划分依据,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实际建设是指已建成或在建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和其他设施。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我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镇,镇政府驻地的这个镇是城镇的区域;镇旁边的一个村,只要自来水、工厂企业连接到了这个村,这个村整体上就划为了城镇范围。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改变。连接还分三种情况,非连接、局部连接和连接。除此之外,与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不连接,且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区域及农场、林场的场部驻地视为镇区。
    记者提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我想请问杨局长,这个报告着重对城市的硬件方面有比较多的阐述,但是发展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不知道在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人口素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评价的指标。另外一个问题,有些地方采用居民幸福指数和满意度的评价的方式,对此您有什么样的评价。我们也觉得,城镇化发展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当地居民是不是认同,不知道这样的方式对以后的评价有没有指导性的作用。
    杨景祥:刚才我已经把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一下,涉及到六个方面、16项二级指标和40项三级指标。我们在制定体系的时候,充分考虑了怎么样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结果在于人的发展,其中的收入水平、居住水平、居住质量、文化程度,以及享受教育的水平、享受医疗的水平等方面,都考虑到了人的发展,对人的发展也做了诠释。设计指标时,重点考虑了发展的结果,没有考虑发展的过程。刚才提到有关幸福指数,有的地方建立幸福指数,用幸福指数来作评价,这也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最终是人的发展。我不反对做这样的工作,可以做一些大胆的探索。
    记者提问:我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我想问苏总一个问题。河北省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0多平方米,这个数字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您对房地产市场作出一个什么样的判断。
    苏蕴山:人均住房面积是衡量一个城市的居民居住水平的硬指标。实际上,我省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的水平,在全国并不低(全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为28平方米)。总体上看,衡量一个城市的居民居住水平,需要一个人均住房面积的指标,但还要更为关注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如何解决,解决的怎么样。因此,我们在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基本目标中,专门设定了住房保障的目标,建立责任制,目的在于增强地方政府的责任,使各级政府在关注人均住房面积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扩大中小户型、中低价位住房供应,加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受到普遍关注,显示出一部分“观望”和“等待”心态。但我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我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年将新增100万左右的城镇居民,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市场的前景应该说是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