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统计局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县统计局

刘新华: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努力推动统计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时间:2024-01-15信息来源:孟村县统计局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努力推动统计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

 

孟村县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新华

 

统计工作是人们为了认识、研究客观现象,对其数量特征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实践活动过程,也就是说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具体到各专业分别是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贸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十大行业,另外劳动工资、能源、研发费用、人口普查、国民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也都在统计工作范围,可以说统计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领域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回首过去我国统计事业经历了在艰难中起步、在探索中前行、在开拓中奋进、在发展中变革的奋斗史

 

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多年来,统计工作始终与社会进步、民族复兴、人民命运同向同行、紧密相连,从“红色统计”到“新中国统计”,从“根据地统计”到“全国统计”统计历史沿革既是一部渐进演变、顺应时代潮流、紧跟国家需要、回应人民呼声的奋斗史、发展史,也是一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遵循和深化统计发展规律的探索史、建设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统计工作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经历了六个艰辛而辉煌、曲折而成功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初步建立统计体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即成立统计处。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国家统计局,着手创建全国统一的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恢复的3年里,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摸清了解放初期全国工矿企业的基本情况;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进行了工农业总产值和劳动就业两项调查;在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开始建立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工作为国民经济恢复和编制“一五”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1953年1月,政务院决定加强各级政府及各业务部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并统一制定全国性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迅速建立了统计机构,逐步建立健全主要专业统计制度。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其他多项普查;1953年首次发布统计公报。统计工作与计划工作密切配合,按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收集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为国家编制和检查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个阶段:“统计工作在曲折中发展”。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作风被践踏,高指标、浮夸风盛行。在“左”倾错误思想和“全民办统计”、“统计大跃进”口号指导下,统计工作的集中统一原则遭到破坏,中央及地方统计机构和人员被精简,一些重要统计数字严重不实,统计工作受到重大挫折。在此期间,一些统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对浮夸风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1961年初,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4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简称“四四决定”);1963年3月,国务院颁发《统计工作试行条例》。“四四决定”和《条例》的贯彻实施,使统计工作获得很大发展。在此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核实了“大跃进”期间主要统计数字,为中央进行经济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经济调整进程;加强综合平衡分析研究,为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提供参考;大力精简统计报表,加强统计调查管理;加强统计工作的集中领导,全国县以上统计机构全部单设。“文化大革命”期间,统计工作遭到严重破坏。1967-1969年,政府统计机构被撤销,大批统计人员下放劳动,国家统计几乎陷入停顿。直到1970年4月,在周总理的关怀下,统计工作逐步恢复。统计人员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很快地补齐了“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的全国重要统计数字,初步恢复基本统计报表制度,为国家制定“四五”计划提供了基础数据。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3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国家统计局,各地统计机构相继重建,全国统计工作重新步入正常轨道。

 

第三个阶段:“统计事业迅速恢复”。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统计工作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全面开展统计调查,高质量地完成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恢复发表统计公报,首次公开出版《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国际交往逐步扩大,统计机构全面恢复,统计力量发展壮大。党的十二大后,大力推进统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创了统计工作新局面。1983年12月颁布的《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和1984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为新时期统计工作指明了方向,统计工作开始走上法制轨道。1984年国家统计局提出大办“开放式”统计(即加强国际间统计合作,如1984年中美两国签订了《中美统计合作议定书》),实行“五个转变”(即实现统计服务方向、服务方式、信息来源、调查方法、信息技术“五个转变”),焕发了统计工作的生机和活力。进入90年代,国务院批准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统计法》(1996年5月15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正),中央要求坚决反对和制止统计上的弄虚作假,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统计活动准则。统计部门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心,科学、高效地组织统计调查,大力推进统计改革,加强信息工程建设、法制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

 

第四个阶段:“统计体系全面转轨”。跨入新的世纪,统计部门不断推进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体制创新,努力建设高素质统计队伍,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全面实施《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建立新的周期性普查制度,成功组织实施了两次全国人口普查、两次全国经济普查和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再次修改《统计法》(2009年6月27日再次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修订通过,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沿用至今),国务院先后颁布《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改革国家调查队管理体制,在全国各省(区、市)、市(地、州、盟)和部分县(市、区、旗)设立了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积极变革统计生产方式,建设基本单位名录库、企业一套表制度、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平台和联网直报系统等统计“四大工程”,极大地提高了统计现代化水平。

 

第五个阶段:“统计制度不断完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积极推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完善经济结构、质量、效益统计,改进收入、消费、价格等民生统计,健全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统计,建立并强化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建立环比统计制度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制度,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极大地健全并改进了调查统计体系。完善统计标准,统一统计业务流程,规范基层统计工作,加强数据质量全面控制,统计工作更加规范统一。创设“中国统计开放日”(由国家统计局创办,从2010年起,将“中国统计开放日”定在每年9月中旬,旨在庆祝于2010年10月20日成立的“世界统计日”,以便推动中国统计公开透明,更好服务于社会),公开统计数据生产过程,加大统计数据诠释力度,丰富数据发布内容和方式,统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统计系统紧紧围绕提高统计能力、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公信力,以改革创新、规范统一、公开透明为主线,攻坚克难,奋发作为,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六个阶段:“统计改革发展加快推进”。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统计部门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加快建设面向统计用户、面向统计基层、面向调查对象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着力巩固提高拓展“四大工程”,切实提高常规统计调查水平,进一步强化统计分析和公开透明,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优质的统计服务。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出台了《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统计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制度体系日臻完善,为做好统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计工作,针对事关统计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0余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其中对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作出批示40多次。

 

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我国政府统计基本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充分借鉴国际统计准则、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统计体系,包括比较完整配套的统计法律制度、比较健全完善的统计组织体系、比较科学适用的统计调查体系、比较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体系等。统计数据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政府统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二、面对现实,深刻把握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当前,我国已经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报告中强调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明确提出“六个更好统筹”。统计部门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经济部门,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抓住新机遇。

 

从全国形势来看,1-10月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持续改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其中,工业生产有所加快,装备制造业持续回升。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9%。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19409亿元,同比增长2.9%。货物进出口同比由降转增,贸易结构继续优化。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5417亿元,同比增长0.9%。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居民消费价格稳中有降。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

 

从全省形势来看,经济发展势头抢眼,多项指标增势强劲,各地市你追我赶。前三季度,唐山和石家庄两地地区生产总值都超过5000亿元,沧州和邯郸紧随其后,都在3000亿以上,沧州增速位列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位列全省第3位,以上3个指标全省排位同比均有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1%,居全省第6位,较去年同期下降5个位次,其中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3%,居全省第7位,较去年同期下降6个位次。

 

从全市形势来看,面临着新任务新挑战,一是“标兵渐远、追兵渐近”。和去年同期相比,我市GDP与排名第二的石家庄市差距进一步扩大(由相差1690亿元扩大到相差1852亿元),同时,主要指标增幅下滑,与其他地级市优势逐渐缩小。二是国家对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工作要求越来越严格。近年来国家局、省局多次在我市进行统计执法检查,尤其是东光县、开发区被省局统计执法检查结果不理想,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我市成为上级关注的重点。同时,也应看到有利条件。1.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北考察,两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第一次到沧州实地考察,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来沧,引起各方高度重视,获得了大量的有利支持,为临港产业、渤海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2.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同志都很重视统计工作。康书记、向市长多次对统计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统计重点工作。3.全市统计系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完备的体制机制,统计基础工作扎实,底子更加牢固。

 

从全县形势来看,今年以来,全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特别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沧州调研时提出的全方位融入对接京津冀;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发展特色农业;主动与沧州港口发展集团对接,持续推进临港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破解发展难题,持续转作风、上项目、优环境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全经济延续稳定向上态势从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看,前三季度我县完成增加值82.85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并列全市第3位,较上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9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中一产完成增加值5.86亿万元,同比增长7.1%;二产完成增加值3.73亿元,同比增长6.0%;三产完成增加值3.97亿元,同比增长7.4%。三次产业占比为7.1:45.0:47.9。其中:一产贡献率为2.8%,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二产贡献率为47.4%,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三产贡献率为49.8%,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从数据来看,三产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三二一”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清发展中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优。从一季度县域经济数据来看,二产依旧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虽然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占比进一步增大,但发展仍明显滞后,与二产发展不匹配,未充分发挥在国民经济中连接和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功能,促进其他产业发展,拉动县域整体经济的作用。就特色种养殖产业而言(一产),大多数农产品走低端路线,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比如,我县优质麦种旱麦在品牌打造上还不够,肉羊养殖业在屠宰加工等产品精加工能力方面还不足。同时,梨、桃、枣等特色种植业种植面积仅7700亩,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导致市场占有率低。就管道装备主导产业而言(二产),在中低压市场覆盖率达70%,但中高压市场覆盖率不到20%,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开拓能力弱、税收贡献小,管道装备产业“大而不强、多而不壮”的格局还要存在一段时间。就新兴产业而言(三产),除光伏发电、跨境电商产业实现破题发展外,其他新兴产业金融服务、现代商贸等产业发展滞缓,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通信等数字经济产业链尚未成型纳入GDP增加值核算的规上服务业中我县只有两项有数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管道运输业,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等12个服务业类纳入GDP核算的基础指标,我县暂无规上服务业入统企业,严重下拉全县GDP整体增速。

 

(二)大项目好项目少。今年固定资产投资中,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项目占比大,传统的弯头管件产业项目,特别是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新能源、新基建和战略性新兴等产业项目,大项目、优质项目少,投资支撑力、拉动力明显不足。

 

(三)生产能耗结构单一。2023年三季度孟村县全社会能耗核算数据为40.8127万吨标准煤,同期38.3259吨标准煤,同比增速6.49%。2023年GDP可比价同比增速为6.36%,单位GDP能耗(等价值)比上年同期增长0.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总量(等价值)同比增长21.18%,拉动能耗总量增长5.98个百分点;全社会电力消费折合等价值38.0693 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能耗的93.28%,同比增速为10.90%,拉动全会能耗总量增长9.76个百分点。从用电量所占全社会能耗比例93.28%这个数据看,我县用能结构依旧单一,未达到年初人代会确定的-3%左右的计划目标。   

 

(四)部分指标增速全市排位靠后。受收入支撑乏力和样本轮换等因素影响,导致前三季度城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降低,在全市均位列倒数第一。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都对我县统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就是用数据把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展现出来,让每一项数据都能真实、准确反映出我县的最优发展成果。因此,我们既要准确把握时代机遇、融入发展大局,也要充分认清新阶段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点、风险挑战,即面对日益多元的数据信息来源,统计数据质量要进一步提升;面对日趋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统计分析服务要进一步强化;面对日益完善的统计法治体系,统计监督职能要进一步发挥。仰观大局,这就是统计工作的“时”与“势”、“危”与“机”、“定位”与“方位”;唯有顺势而为方能突破重围,必须拿出攻堡垒的劲头、开新路的勇气,提高站位、高标定位、蝶变进位,才能不断推进我统计工作迈新台阶。

 

展望未来,我县统计工作必须厘清重点、紧扣关键,以重点突破带动活跃全局

 

结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统计工作实际,总体工作思路是:一要围绕一条主线,即: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用数据说话是对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对每一个统计数据,不仅要做到“说明白”,更要做到“能印证”,经得起反复推敲与考量,确保“数出有源、数出有据”,以“精准之数”服务“市之决策”“县之发展”二要抓好两个提高,即:提高数据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事关统计权威、事关政府形象、事关公众信任,是做好一切统计服务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视数据质量为生命”,真实“报”数、科学“统”数、严谨“核”数,确保统计数据实事求是,真实揭示经济运行态势、客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高服务质量就要围绕服务决策、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切实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发挥好统计部门“数库”和“智库”作用。三要落实三项部署,即:高质量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服务效能提升年”活动。三项工作均由省、市、县三级统一安排部署,是2023年及今后各项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涉及到统计工作各专业、各领域,规定动作要做到位,自选动作要有创新。四要强化四大支撑,即: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提升源头数据质量、加强统计宣传、强化统计业务培训。“四大支撑”是下阶段统计工作的“牛鼻子”。其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是赋能统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提升源头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基础的基础;加强统计宣传是统计服务社会凝聚共识的重要抓手;强化统计培训是各项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落实好统计工作“1234”总体思路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就良好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作风形象作保证;就要聚力提升“五种意识”,切实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努力做好以下四点:

 

一是树立讲政治意识。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抓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育引导全体机关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统计干部队伍中入脑入心,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委十届四次、市委十届七次、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在统计工作中走深走实。要坚守政治机关定位。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上级党委有部署,统计部门有声音、见行动。牢牢把握党对统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部署落实,把讲政治、讲忠诚的要求贯穿于统计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面开展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2023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统计局党组、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造假屡禁难绝问题专题调研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后,为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各级领导提出明确要求,国家统计局康义局长提出了“不重不漏”的四字要求;省委倪岳峰书记提出“绝不造假、应统尽统”要求正谱省长提出“依法、科学、精准、全面要求;市委康彦民书记提出“从严从细从实做好统计工作”要求市政府向辉市长提出“持之以恒抓基础,高质量报统、应统尽统”要求)。按照上级党委部署要求,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县委常委会3次、政府常务会4次、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倪岳峰书记“能统尽统、绝不造假”要求和系列统计法律法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相关单位、部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用真实数据反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坚决杜绝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现象发生。

 

二是树立争先创优意识。统计工作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关键是在强化执行、争先创优上下功夫,争取统计工作在全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实现争先进位,要靠科学方法。在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上克服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着眼点,把打通关节、疏通堵点作为着力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新办法、新举措,力争把难点做成亮点,把常规做出特色。实现争先进位,要靠不懈的努力实现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把统计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团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队伍。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自身“含金量”,做到既能静下心来钻研业务、沉下心来干好工作,又能关键时刻“冲得上去、能打胜仗”。实现争先进位,要靠更大的格局和更宽的视野。需要进一步增强全局“一盘棋”思想;需要有大局观,主动把全县统计工作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局中去思考、考量,而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一个单位甚至一个科室单个专业,这样各项工作才能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三是树立目标考核意识。要进一步明确考核导向,摸清各项考核的方式和时间,搞清楚考核标准,谁来评、怎么评对于各项考核重点环节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经济发展绩效专项考核要明晰考核重点任务、评价评议、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三方面内容。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计局作为数据提供单位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项指标,要加强与组织部门、县直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动态了解指标工作进展,避免在考核中失分、丢分要在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准确发现存在问题和工作短板,不断提升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是树立制度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制度的笼子扎紧一点。一是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按照《河北省基层统计工作制度模板》依法依规建立健全各项统计业务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营造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数的良好氛围。要督促乡镇(街道)、村(社区)统计机构(人员)建立并严格实施数据采集审核报送制度、统计资料管理制度、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统计工作保密制度,确保统计源头数据完整真实可靠。二是严格执行制度。严格落实中心组学习、局长办公会等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传达省、市、县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研究部署重要工作。严格执行各专业统计调查制度,对于报表数据要严格把关,规范数据采集的各项流程,确保数据透明化、可追溯。严格落实主要经济指标监测GDP核算部门联席会等制度,加强研判预测,主动预警预报,提高决策服务的前置性、前瞻性。三是要保证制度执行的延续性制度的执行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不能只停在纸上、挂在墙上,这样制度只能沦为“空”,应注重制度本身的执行“内涵”,真正把制度从“墙上”抓到“地上”,保证制度常抓长效、落地

 

五是树立清单意识。是要始终聚焦目标任务加强对重点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督导检查,采取定期通报、集中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动态掌握进展,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加以解决,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同时,清单式的档案资料要阶段、条目清晰,做到“一事一档”留存备查,能完整反映工作开展全过程列好任务清单《统计局2023年工作要点》《关于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为全年统计工作明确了方向。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周有任务、日有清单;要对照重点工作分工和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按照列好的任务清单抓好落实,对每一件事情都要有清晰的路线图,确保按计划完成任务。三是要将任务落到实处局党组(扩大)议定的近期重点工作和下阶段工作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头,形成任务明晰、任明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每周周工作总结形式进行汇总通报对于全年计划的顺利完成起到有效的督促与指导作用。

 

总之,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我们,包括在座的全体干部职工结合各自工作实际,重新思考、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的职责和定位,一记国之大者,二记业之精进,三记民之所盼,以“三个牢记”不断巩固和提升工作水平,以新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方式,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共同为加快建设沿海开放、美丽和谐新孟村提供优质统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