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波局长: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借此机会我感谢中央驻冀和省内新闻媒体多年来对河北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的支持,希望今后我们有更好的合作。
河北日报记者:刚才,郭洪波局长在发布中提到了2008年我省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请您再具体介绍一下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
郭洪波局长:我们刚刚共同经历过的2008年,确实是非常不容易、非常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对我省的影响不断加大,我省经济在这种形势下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确实来之不易。我分析过去一年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因素有四个方面。
首先,这是省委、省政府积极应对、科学决策、强化调控,采取一系列有效政策措施的结果。第一,在农业方面,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狠抓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第二,在工业生产方面,面对增速大幅回落的问题,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搞好生产要素供应,确保工业正常生产。第三,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服务业保持了较快发展。第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创新招商方式,组织小团组、有特色、讲实效的招商活动,加快开发区和产业聚集区建设,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第五,强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实施“双三十”示范工程,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第六,加快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是河北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速放缓的一个抓手,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经济适用住房供给等,有效拉动了投资,促进了消费,支撑了经济增长。第七,推出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调整提高了职工最低工资、城乡低保标准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完善就业再就业政策,为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住房保障,全面实施教育免费制度等,努力使发展成果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体现在群众的笑脸上。
其次是经济发展的三大需求方面,三大需求保持了对经济的较强拉动。从过去一年我省情况看,投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去年第四季度中央增加投资1000亿元,并落实到项目上,我省正在分批收到国家下达的计划。在政策和项目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去年每月累计增速始终保持在30%左右,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从消费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促进了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在20%以上。从出口情况看,对外贸易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大的背景下,立足产品和技术创新,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巩固传统市场,保持了出口和对外贸易的较快增长。据测算,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3%、46.8%和0.2%。
第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积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大传统优势产业整合力度,组建了河北钢铁集团和冀中能源集团两大集团,河北钢铁矿业公司挂牌运营。把发展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以现代物流、旅游为突破口,谋划建设重大服务业发展项目,服务业发展较快。高耗能行业生产得到有效控制,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由年初的14.6%降至年末的11.1%。
第四是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和活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整合重组力度加大。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出口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利用外资又有新突破。积极鼓励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3%,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河北电台记者: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不断蔓延,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请问杨局长您怎么看待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的趋势?2008年我省生产总值在全国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另外请介绍一下我省财政收入的数据。
杨景祥副局长:首先我回答第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何时见底尚不明朗,如何看待今年的形势,我想说三句话。第一句,叫做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增长10.1%,通胀率6.2%,城镇登记失业率3.9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5%和11.7%。节能减排目标能够完成,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对外开放打开新局面,投资增长2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4%。这些指标匹配起来反映出我省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格局。
第二句话叫做挑战与机遇并存。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以及经济周期性波动因素的叠加影响,我省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同时还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主要面临着四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农村需求不足,农民收入较低,从而影响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二是主导产业调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钢铁产业主打的特征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将面临着在结构调整中,能否遏制住钢铁产业生产和效益增速下滑的挑战。三是在发展改革中,能否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是一个挑战。四是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地区货币流动性不足,国际间投资流动相对减少,利用外资面临着挑战。
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面临的重要机遇。一是三年大变样的机遇。云川书记到河北后,提出实施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这是扩内需、保增长的有力抓手,去年三年大变样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将进入大建设阶段,是成果显现的重要一年,这将有力地促进服务业、城镇和房地产投资乃至整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会推进城镇化进程。二是结构调整的机遇。9%的经济增长目标为结构调整、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较大空间。目前,京津产业加速转移,南资北移步伐加快,我省加快产业聚集区建设,将有利于加大产业重组力度,我们应抓住这个机遇,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国际原材料价格在回落,既减少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又减轻了企业压力,为企业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有利于企业加大改造升级力度,为结构调整做贡献。三是区域增长极的机遇。胡春华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统筹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我们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推进,在区域增长极方面已初具规模,基本上形成了产业聚集的原始积累,冀东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壮大,已具备了加快发展,增强辐射的能力,应毫不犹豫地打造经济隆起带。应加快冀东和冀中南经济区的建设,打造新时期环渤海、环京津和我省新的增长极。
第三句话叫做,每一个人都要增强信心。任何一次经济的波动都要有一个过程。本次波动是在我们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同时,加上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应当说,目前我们调控的手段更加灵活,更加有力,因而也更加有效,不要把金融危机看得如狼似虎,通过扩大内需完全可以战胜前进中的困难。所以说,我们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共克时艰,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紧紧围绕“保增长 扩内需 调结构 惠民生”这条经济社会发展主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狠抓中央和我省扩内需,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我们对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的目标充满信心。
关于第二个问题,去年全国gdp增长9%,河北增长10.1%,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省的数据陆续公布,我们将继续关注各省的数据和情况。
第三个问题,2008年,我省全部财政收入18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44.6亿元,增长19.7%。
长城在线记者:请问张队长,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是什么因素支撑的?
张喜仓副总队长: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441.09元,同比增长15.0%,增速加快1.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4795元,比上年增加502元,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绝对数创1996年以来历年之最。
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加快主要得益于:力度不断增大的加薪政策的推动。这充分反映出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亲民、爱民,惠民政策的支撑力度在不断的加大。
一是提高企业在职职工的工资标准和岗位津贴。年内两次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一次提高津贴标准。两次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第1次是在去年2月1日,月标准高位数增长了100元;第2次是在
二是提高离退休人员的离退金。调整幅度人均超过130元,高于上年水平,是历年来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2008年城镇居民来自养老金和离退金收入达到3526.81元,比上年增长23.3%,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5.7个百分点。三是提高失业保险金、城乡低保标准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金标准。2008年1月起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20%,平均提高20%,失业人员每月失业保险金增加56元至90元;2008年10月起,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困难地区由200元增加到225元。
农民收入保持11.7%的较快增长:分项看,工资性收入增长12.8%。一产纯收入增长8.3%。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纯收入增长4.6 %。财产转移性纯收入增长38.1%。
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支撑因素主要是:劳务、价格、政策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2008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225元,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4.8%,高于第一产业的28.3%,居各项收入之首,拉动收入增长5.2个百分点。
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支撑农民增收。2008年,我省农产品出售价格虽然大部分涨幅较上年有所回落,但价位仍在高位运行。农产品价格上涨,对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29.4%,拉动收入增长加快7.2个百分点。
三是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2008年河北继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发放粮食直补资金7.70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44.92亿元,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奶牛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资金共约9.93亿元,奶业补贴资金3.86亿元。2008年农民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具补贴及综合补贴人均获得收入117元,增加64元,增长120%,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12.8%,拉动收入增长加快1.5个百分点。
国际金融危机对城乡收支带来了一些影响,省委省政府见识早,出手快,应对及时,减弱了影响程度,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是有限的影响。随着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对收入的影响、就业的影响将会逐渐化解;对消费的影响,因为人总要吃穿住用行,消费是刚性的,相对于收入、就业弹性要小。只要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老百姓不愿消费的顾虑将被打消,消费会保持着比较快的增长。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去年我省对外开放迈出了较大步伐,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取得的,请杨局长介绍一下出口和利用外资增长的亮点是什么?
杨景祥副局长:去年我省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实现了较快增长,确实来之不易。尤其是在总量规模扩大的同时结构出现了积极变化。
从出口看,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商品结构优化。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出口转移取得显著成效。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钢材、医药品等出口作用明显。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的四成以上。二是出口市场拓展。非洲、拉美和大洋洲等新兴市场继续快速增长,增速都超过了全省出口平均增长水平。深挖传统市场,韩国、沙特和阿联酋成为周边及亚洲地区的增长亮点。三是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推动。出口额分别增长49.1%和48.1%,所占比重分别达到40.7%和33.0%。
从吸引外资看,也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外商增资和大项目的推动。外商增资额为12.4亿美元,增长5.4%,占全省新批合同外资的42.9%,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其中,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增资项目59个,增资额达10.5亿美元,占全部增资的84.9%。这些合同外资大部分转化为当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到位资金25.5亿美元,增长50.0%,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74.7%,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贡献率达84.9%。
二是主导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工业主导行业外商直接投资24.5亿美元,增长65.4%,快于上年63.1个百分点,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71.7%,比上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和医药行业分别为2.2倍和3.0倍,食品和建材业分别增长91.8%和83.9%。高新技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9.5亿美元,增长97.6%,快于上年75.2个百分点,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27.8%,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
三是开发区外资载体作用的推动。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外商直接投资14.0亿美元,增长61.9%,快于上年13.2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为41.0%,提高5.2个百分点。从新批合同外资看,开发区新批合同外资14.6亿美元,在上年成倍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增长20.2%,所占比重达50.5%,自2000年来首次超过50%。
河北工人报记者:我们知道我省经济结构是偏重型的,近年来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也做出了艰苦的努力,我想请问杨局长去年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有哪些成效,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发展有哪些积极进展?
杨景祥副局长:河北这台巨型汽车,底盘比较重,这就要求有高马力的优良发动机带动,这样开起来才能又快又稳。经济结构的核心是产业结构,从我省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又在工业方面。去年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尤其是在做大做强重点行业基础上,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结构,出现了积极变化。
一是装备制造业发展步伐较快。去年装备制造业始终保持了18.8%—21.9%之间的较快增长态势,高于全省工业增速4.1—6.7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9.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4.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2.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长20.8%。
二是高耗能行业增幅回落。高耗能行业一直是我省工业调控重点。2008年以来我省高耗能行业增速一直低于全省增速,增速由年初的14.6%降至年末的11.1%。全省高耗能行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189.2亿元,同比增长11.1%,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2.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9.2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回落11.2、15.4、8.2、14.5和8.1个百分点。主要高耗能产品产量增速回落。钢材、粗钢产量分别增长10.1%和4.9%,分别比上年回落27.2和12.8个百分点;水泥产量增速下降1.7%,而上年增长7.6%;焦炭、铁合金产量增速分别回落28.1和30.3个百分点。
三是产品结构出现可喜变化。钢铁工业板带比全年为55.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目前我们在做大做强钢铁产业的同时也正着手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应该说,去年装备制造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燕赵都市报记者:请问张队长,如何看待2008年cpi的变动情况?工业品价格的变动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张喜仓副总队长:消费价格:2008年消费价格(cpi)总水平达到6.2%,涨幅比上年高出1.5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这12年中的最高水平。
动态的看:呈现出的运行特征是先扬后抑。1到4月(cpi)高开高走,高位运行;5月份后,价格涨幅开始逐月回落,5-9月降势表现相对温和,涨幅维持在5.7%-7.9%之间;10月份以后回落速度逐月加快,10、11、12月全省cpi涨幅分别回落到了4.6%、2.4%和0.8%。
分类别看:八类主要商品仍然是
从构成因素看:一是翘尾因素,二是新涨价因素。(翘尾是上年价格变动对下一年价格指数的影响),在2008年全省cpi上涨的6.2%幅度中,上年翘尾是4.3个百分点,占69.3%,当年新涨价是1.9个百分点,占30.7%。
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可从3个方面来看。
一是本轮物价上涨与前两次的通货膨胀有很大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过两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是1988年至1989年,第二次是1993年至1995年,2007年开始的新一轮物价上涨与前两次相比,体制环境、经济开放度、总供求格局等方面有着很大不同。这一轮物价上涨更为复杂,既有成本推动又有需求拉动,既有国际输入型通胀,又有国内突发性事件影响,是多种因素叠加引起的。
二是本轮物价上涨,带有明显的农产品推动型特征,属于结构性的价格上涨。2007年cpi走高,开始于粮食和食用植物油涨价,加速于猪肉价格突发性上涨,2008年cpi再创新高,核心推动力依然是食品价格的高幅上涨,加之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对其也产生了助推作用。2007和2008两年,我省食品价格涨幅分别为12.8%和14.4%,对cpi的影响度分别高达80.9%和69.4%,而工业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相对都较平稳。此状说明本轮物价上涨是结构性上涨,并非全面性通胀。
三是本轮农产品(食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我国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上运行。2006年,我省乃至全国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生猪、鸡蛋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与1995年相比基本持平甚至略有降低,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1996-2008年我省农资价格累计上涨了62.0%,远高于同期cpi和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由此可见,这次价格上涨是在农产品价格长期较低基础上发生的,是对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一种合理补偿。因此,这次价格上涨,无论从成本推动分析,还是从需求拉动的角度分析,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应该说是有其必然性的。
2008年全年工业品价格呈现较大幅度上涨态势.其中,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6.7%,涨幅较上年扩大9.8个百分点,为14年来历史最高水平;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全年累计上涨15.9%,涨幅较上年扩大8.1个百分点,是4年来历史最高水平。
工业品价格变化特征是先高后低,表现为倒v型走势,即上半年 “高开高走、持续高涨”,下半年“急速回落,深幅下行”的运行态势: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半年高开高走,由1月份的上涨17.0%,逐月上涨至7月的25.3%,达到14年以来的最高峰值,之后急剧回落,8-12月仅5个月就回落29.6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回落8.7个百分点,单月涨幅回落幅度之大居全国首位;11月份回落9.7个百分点,单月涨幅回落幅度居全国第四;12月份出现30个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月度指数为95.7,同比下降4.3%;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由1月份的上涨13.2%,逐月上涨至8月的22.5%,之后开始逐月加速回落,12月份涨幅回落至2.4%。
工业品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主要是我省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尤其是以铁矿石、钢铁、原油、煤炭等基础性、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或下降推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