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消费拉动明显增强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消费市场从弱到强,从单一到繁荣,从传统到现代,从线下到线上,流通领域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市场供求格局和流通主体发生了重大转变,商品供应不断充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经营主体向多元化拓展,新商业模式发展迅速,网络消费快速增长,消费形态由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一、消费市场规模扩大,基础地位更加巩固
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处于恢复发展阶段,生产水平低下,商品供给不足,物资紧缺,194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8.3亿元。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经过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性建设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建立起了以国营和合作商业为主体的计划商业体制,人民生产、生活开始规范有序,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消费开始恢复性增长。1952年,新中国成立仅三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49年翻一番,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相当于1949年的3.2倍,年均增长15.7%,是发展速度较快时期。1958年到1977年,经济增长缓慢,消费水平提升速度趋慢。1949-1969年二十年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12个年份为正增长,3个年份持平,5个年份为负增长,年均增长3.9%。197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30亿元大关,1973年突破40亿元大关,1976年突破50亿元大关,1977年达到57.5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5.9倍,年均增长7.2%,人民生活消费水平走向逐年提升时期。
改革开放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和支出大幅提高,商业网点迅速增加,在市场导向下,消费品长期匮乏的局面短短几年就被彻底打破。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宏观调控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全省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年为60.3亿元,1997年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112.9亿元,2004年跨过2000亿大关,实现2180.8亿元。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43.3亿元,是1978年的101.9倍,年均增长15.0%;是1949年的740.2倍,年均增长1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各项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着力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6971.4亿元实现新的突破,2016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191.4亿元,2019年增长到12985.5亿元,年均增长9.3%。消费品市场的较快增长,对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沉着应对、迎难而上,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05.0亿元,同比下降2.2%,2021-2023年持续加大企业复工复产,消费品市场得到快速恢复,2023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040.5亿元,2020年以来年均增长5.8%,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7.2%。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消费驱动型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日益增强。从三大需求看,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3.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4.2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在经济总量占比不断提高,1978年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2012年占比上升到8.9%,2023年占比上升到9.4%,商业由改革开放前国民经济末端产业变为具有带动性质的先导产业。
二、商品流通体制发生巨大转变,市场主体实现多元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生产资料和主要消费品实行计划生产、计划分配和计划供应。国营商业对日用工业品基本上采取统购包销政策,包销率在70%以上,1978年,计划管理的商品有145种。改革开放以来,调整和改革了农产品和日用工业品购销体制,1980年,将日用工业品的统购包销政策改为统购统销、计划收购、订购和选购4种购销形式,购销体制改革后,1980年计划管理的商品下降为96种,尤其是1985年后,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结束了30多年对主要农产品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商业体制,扩大了市场调节范围,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外,大部分日用生活消费品的生产与消费都取消了指令性计划,靠市场调节的商品销售额达到95%以上,1985年,计划管理的商品缩减到12种。上世纪90年代后,更多的消费领域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住房消费、教育消费以及医疗等各种消费制度全面改革,走向市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格局被打破,商品市场体系逐步确立完善,以价格、财政、金融、利率、税收、收入等经济杠杆为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市场经济代替了由行政干预为主的计划经济,商品流通体制完成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分配体制向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市场交换体制的转变。
随着商品流通体制加快改革,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商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1978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全民所有制占52.8%,集体所有制占46.4%,二者共占99.2%。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商业企业蓬勃发展,私营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拾遗补缺能力强等优势,成为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市场主体日益呈现多元化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经营主体活力明显增强。2023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10231家,比2012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8.5%。从限额以上法人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上看,2023年,内资企业10167家,比2012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8.6%,占比99.4%。其中,私营有限公司7722家,比2012年增长4.9倍,年均增长17.4%,占比75.5%。港澳台投资企业29家,比2012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8.4%。
三、城乡市场繁荣发展,消费环境不断改善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销售网点、大型便利店和超市等不断引进,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加快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积极推进。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落地,提高了农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农村市场环境持续改善,乡村市场培育成效显著,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市场快速发展。90年代以后,特别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农村流通状况,2000年以来,各地依托农村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以旅游带动消费,加快电子农产品网络销售体系建设,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明显加快,呈现城乡市场同步增长的可喜局面。2023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1978年增长640.1倍,年均增长15.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比1978年增长55.5倍,年均增长9.4%,城乡市场实现共同繁荣。
在各项惠民政策的影响下,全省城乡居民收入逐年稳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202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31元,比1978年增长158.1倍,年均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88元,比1978年增长181.5倍,年均增长12.3%。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消费水平的增长,全省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7906元和17244元,比1978年年均分别增长9.9%和12.3%。同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消费安全,加大对食品、药品等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检验监管,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大力推进重要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改善。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消费者“手有余钱”,消费信心不断提振。
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消费热点层出不穷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消费逐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升级、从传统产品领域向高新技术产品领域升级,用于吃、穿的支出占居民消费比重大幅下降。2023年,全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改革开放前的50%以上分别下降到27.8%和32.4%。居民消费逐步由基本生活消费向提高生活质量、精神消费、高品质商品消费转变,高档享受型消费支出大幅提升,家庭耐用消费品由改革开放前的“百元级”三大件——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向改革开放后“千元级”三大件——彩电、冰箱和洗衣机升级;进入新世纪后又向“万元级”“百万元级”迈进,汽车、住房和通讯器材成为三大消费热点。2022年,全省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982.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4.2%,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768.6万辆,增长4.1%。民用轿车保有量1114.2万辆,增长4.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8733.3万户,增长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推动消费升级,消费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一是汽车类商品增长较快。2023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1702.0亿元,比2012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7.2%。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越来越多进入普通居民家庭,推动消费商品结构逐步升级。二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普及加快,通讯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20.2亿元,比2012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12.7%。三是居民住房及其相关商品消费保持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商品零售额11.0亿元,年均增长0.2%。四是健康类消费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220.4亿元,比2012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6.3%。五是体育娱乐相关类商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23.3亿元,比2012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8.1%。
五、新兴业态加快发展,服务性消费亮点纷呈
随着互联网经济加快发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纷纷涌现,新型消费需求持续增加,新兴服务性消费亮点纷呈。
(一)网络零售带动新兴业态发展
“互联网+零售”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网络零售经营模式的适应性、灵活性越来越强,已经成为社会主要消费方式之一。自2016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网络零售新兴业态持续快速增长,发展日趋成熟完善,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发展。2023年,全省网上零售额4654.6亿元,与2016年相比,年均增长25.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214.6亿元,年均增长26.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28.0%,比2016年提高15.3个百分点。网上零售市场交易额快速增长,市场地位明显提升,对拉动消费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商品交易市场蓬勃发展
历史上,燕赵即为商品交易兴旺发达之地。1949年以前,河北开业的商品交易市场就达95个,居全国第2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集贸市场有2800多个。二十世纪70年代初,集市贸易一度萎缩,集市数量下降为1000多个。改革开放后,大力兴办集体和个体商业,到80年代末,河北商品交易市场达1098个,居全国第1位。二十世纪90年代,全省投资6亿元对原有市场进行恢复性建设,各地早市、夜市、庙会、物资交流会等传统形式得到恢复,各种门店、摊点布满大街小巷,贸易中心、交易市场纷纷崛起,大大改变了过去商业网点不足的状况。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商品交易市场已成为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重要集散地和价格信息发源地,在活跃商品流通、方便居民生活、扩大城乡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以来,全省年成交额亿元及以上商品交易市场进入整合发展阶段。2023年末,全省亿元市场148个,总摊位数24.7万个,营业面积2338.1万平方米;年成交额6078.7亿元,比2012年增长26.3%,年均增长2.1%。
(三)连锁经营快速发展
连锁经营自二十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展,由少到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消费品市场中的地位不断增强,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由于其经营方式与组织结构所独具的优势,带动现代商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广区域、多业态是连锁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成为现代流通业和商业领域发展的主流业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连锁经营已涉及到日用百货、粮油、食品、餐饮、医药、图书、服装、燃油、家电等多个行业,同时涌现出北国商城、国药乐仁堂、新兴、神威、国大36524、米莎贝尔、中海油、壳牌、苏宁、水星家纺等一批发展较快的连锁企业。永辉、家乐福保龙仓、好利来、罗森等一批国内零售业巨头落户河北,加速了全省消费市场现代化发展步伐。2023年,全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连锁总店271家,比2012年增加182家,年均增长11.8%;拥有门店15034个,年末营业面积722.2万平方米,当年吸纳就业人员7.6万人,实现商品销售额(营业额)1158.1亿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12.0%、1.8%、3.3%和0.5%。
(四)新兴服务性消费亮点纷呈
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子支付、网络约车、共享单车等新型消费快速增加,旅游、电影等娱乐休闲服务消费旺盛,尤其是旅游消费持续升温,居民出游方式多种多样,周边游、短途游深受欢迎,亲子游、出国游、海岛旅游、邮轮旅游等旅游产品备受人们青睐,“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影响力不断扩大。2023年,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4亿人次,是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长12.3%;实现旅游总收入10116.2亿元,是2012年的5.3倍,年均增长18.2%。随着消费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商务、休闲等多功能、多业态于一体的新商业模式——城市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2023年,全省城市商业综合体达48个,经营商户数9329户,营业面积283.5万平方米,实现商户销售额(营业额)279.4亿元,自营、联营和租赁商户吸纳就业人员6.8万人,自2016年以来年均分别增长4.2%、6.7%、4.3%、9.8%和4.2%。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河北消费品市场成就显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规模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市场交易繁荣活跃,新兴消费亮点纷呈。展望未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消费市场发展活力将进一步释放,新消费业态和热点将持续得到培育,源源不断地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